漸進式企業資源規劃 (ERP)

 

《提要》

傳統的ERP系統對一般中小企業而言可能太過於龐大,也不盡然符合中小企業組織及作業相對精簡的需求,因此我們鼓勵中小企業以「漸進式的企業E化」導入ERP系統,謂之「漸進式ERP」。

《企業資源規劃(ERP)之定義》

ERP是由MRP(物料需求規劃)、MRPII演變而來,可以說ERP是MRP及MRPII的延伸版本。以往的MRP系統主要著眼於「製造資源規劃」,主要由「經濟訂購量」、「安全存量」、「物料清單」(BOM)、「工作計劃」的功能組成。

ERP是延伸原有的MRP範圍,涵蓋企業所有活動的整合性系統,通常包含有

  1. 財務會計系統
  2. 成本會計系統
  3. 產品配銷系統
  4. 生產管理系統
  5. 物料管理系統
  6. 倉儲管理系統
  7. 人力資源系統
  8. 專案管理系統
  9. 品質管理系統
  10. 其他系統


《ERP與傳統資訊系統的異同》

最佳化的企業資源規劃

ERP提供的資訊可使企業資源規劃最佳化,以先進最佳化方法論及演算法進行大量的資料運算,藉此提供企業最佳的資源分配方式。

資訊整合

ERP必須即時的整合各流程的資訊,資料元素必須同時供不同的企業流程使用,藉由主從式資料庫機制,在區域網路或網際網路中傳遞、交換及分享資訊。

以財務會計為中心

這企業資源規劃的最後一個要點也是相當重要的。在ERP系統中的各項「企業資源」必須即時的反應在會計系統中,也就是說各項「企業資源」均以金錢為單位,呈現於會計系統中。

《為何要推動漸進式ERP》

一次導入ERP對中小企業的影響

 預算壓力大

ERP系統的涵蓋範圍廣大,功能模組越多相對軟體建置成本也越高,一次導入對預算編排的壓力比較大。

 需求描述上的困難

第一次提出企業端需求,對中小企業來說,總是比較陌生,短時間內要完整提出全部企業流程的需求,事實上可能是個問題,提出錯誤的軟體需求可能導致閒置的系統,造成投資浪費,或增加日後修改軟體的成本。

漸進式ERP的概念及優點

除了將預算壓力減輕之外,漸進式的ERP分成數個階段導入,將第一步建立在「正確的事」上,這遠比第一步做多少事重要,也就是說第一階段的「質」遠比「量」重要。

 漸進式的制度化

分階段導入,允許企業以較和緩的步驟,進行作業流程或制度的調整(企業再造工程),能減低工作人員對調整的不安。

 需求的浮現

由於第一階段的墊腳石,企業內部(不管是企業主、主管或基層人員),將漸漸浮現更多想法與需求,這些發想能對組織產生明顯的貢獻 ,但卻是第一階段想不到的。

《如何實施漸進式的ERP》

慎選軟體公司

1. 軟體公司必須了解並建構ERP系統的精神及要素
2. 軟體公司必須能引發使用者產生正確的需求
3.  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:軟體公司必須具備耐性,承擔風險,非專業的使用者有可能需求描述模糊,或者當初草草確認規格,導致驗收階段產生許多修改,這時如果軟體公司沒有具備足夠的耐性,以及幫客戶承擔風險的認知,ERP的導入可能就無法完成。

由關鍵流程著手

先導入最關鍵、最急迫、最需求最明顯的作業,這時期的「企業E化」工作將為企業建構ERP系統的骨架,屬於ERP系統的基礎建設。關鍵作業的需求通常較為明確,各部門與軟體公司容易形成共識,容易看到成效。

經過這個階段磨合,軟體公司與企業已建立合作默契,加上企業本身對「企業E化」有更深的體驗,後續的階段將會比第一階段更順暢。